威諾那圓形競技場1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其他選項
  • 子玲
    子玲 2016/01/06 11:03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由一對被母狼餵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建立的,最初建在景色秀麗的七座山丘之上,因此稱為「七丘之城」。
    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是戰神瑪爾斯和女祭司雷亞•西爾維亞(Rhea Silvia)的雙胞胎兒子,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國王阿穆利烏斯怕他們長大成人後推翻自己,令人把剛出生的兄弟倆拋棄在台伯河畔,所幸被一頭母狼用奶餵養才免於一死。兄弟倆後來被牧羊人浮士德勒從帕拉蒂尼山帶回家撫養,長大成人後推翻並處死了阿穆利烏斯,並決定建造一座新城。但是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因為在新城選址問題上起了爭執,最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並成為第一任國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到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

    另有一個說法是,羅馬是由早期居住於義大利中部的伊特魯里亞人所建立的,而「羅馬」的含意有兩種可能:一是「河畔之城」,二是源自某個家族的姓氏「盧馬」(Ruma)。

    除此之外,關於「羅馬」(Roma)一詞的來源還有著其他的不同理論,其中一種理論說它來自希臘語Ρώμη(Romē),意思是「英勇」;另一種理論認為詞根*rum-是「乳房」的意思,可能是在暗示養育了羅穆盧斯和瑞摩斯的母狼。羅馬的建城同時標誌著羅馬紀元的開始,「羅馬紀元」(ab urbe condita,縮寫a.u.c.)就是「從羅馬建城起」的意思。

    根據歷史學家的推斷,考古學證據支持另一種理論,認為羅馬城真正形成城市的形態是在公元前6世紀,是由來自帕拉蒂尼山和後來的古羅馬集市廣場地區的遊牧民族發展而成的,他們在公元前8世紀群居到了現在的羅馬城附近,逐漸形成一座城市,進而發展成為羅馬王國、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首都。

  • 子玲
    子玲 2016/01/06 11:12

    哈德良(拉丁語: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 Augustus,76年1月24日-138年7月10日),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他最為人所知的事跡是興建了哈德良長城,劃定了羅馬帝國在不列顛尼亞的北部國境線。他還在羅馬城內重建了萬神廟,並新建了維納斯和羅馬神廟。身為羅馬皇帝,他倡導人文主義,提倡希臘文化。

    哈德良另一個廣人為知是與希臘青年安提諾烏斯的同性戀情,安提諾烏斯死後,哈德良皇帝用各種方式緬懷安提諾烏斯,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獎章上刻上了他的畫像,帝國的多處場所樹立起了他的雕像,宣布安提諾烏斯為神,並在比提尼亞、曼提尼亞、阿卡迪亞以及雅典等地建立了多座廟宇,今天的安提諾波利斯市(Antinopolis)就是哈德良在安提諾烏斯溺水的地點所修建的城市。日本暢銷漫畫《羅馬浴場》也把這段故事劃入漫畫之中。

    哈德良生於義大利卡(另一說羅馬)一個富裕的義大利裔家庭,是前任君主圖拉真的遠房姻親。[1]事實上,圖拉真從未正式指定繼任人,但據皇后所說,他在臨嚥氣之前將帝位傳給哈德良。由於皇后對哈德良懷有好感,哈德良的繼任很大可能出於她的安排。[2]

    哈德良在統治期間幾乎走遍了羅馬帝國的每一個行省。他崇尚希臘文化,試圖將雅典建設為帝國的文化中心,在雅典城內建設了許多神廟。他通過自己與希臘青年安提諾烏斯的親密關係來表達自己對希臘的景仰,而這也成為古代最為著名的一段羅曼史之一。哈德良與軍隊關係密切,時常身著軍服,甚至與士兵一同進餐和就寢。他要求更加嚴苛的軍事訓練,並利用假警報來保持軍隊的警惕性。

    即位之後哈德良便將圖拉真的羅馬軍隊從對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的征服戰中撤回,還考慮過放棄達基亞。在統治後期他鎮壓了猶太行省的巴爾科赫巴起義,並將該行省改名為敘利亞-巴勒斯坦。136年,病重的哈德良將盧修斯·埃里烏斯認養為繼承人,但後者卻在兩年後突然死去,於是他決意認養安敦寧·畢尤,前提是後者將馬可·奧勒留和盧修斯·埃里烏斯之子維魯斯認養為繼承人。安敦寧同意了這一請求,而哈德良也在之後於拜亞去世。

  • 子玲
    子玲 2016/01/06 11:35

    羅馬帝國第11任皇帝圖密善

    提圖斯•弗拉維烏斯•多米提安努斯(Titus Flavius Domitianus),英語化作「多米提安」、「圖密善」(Domitian),漢文神學書籍譯作多米田王,51年10月24日-96年9月18日。他繼承父親維斯帕先與兄長提圖斯的帝位,為弗拉維王朝的最後一位羅馬皇帝,81年-96年在位。由於他執政中後期曾嚴酷處決許多元老以及迫害基督徒,因此他在後世史書中的評價普遍不佳。
    圖密善早年生活
    圖密善出生在羅馬城,當時他的父親即將就任羅馬執政官,早年的家境並不富裕。當他的父親與兄長在外從事軍旅生活時,他則留在羅馬接受貴族的青年教育,學習修辭和文法。
    69年,皇帝維提里烏斯的軍隊在第二次貝德里亞庫姆戰役失敗後,支持維斯帕先的部隊即將進入羅馬城。在城內大亂之際,圖密善與當時擔任城市長官的伯父「薩賓努斯」逃到卡庇托里上的朱庇特神廟,但敵人闖入並放火焚燒神廟,薩賓努斯被皇帝逮捕與處決。圖密善打扮成伊西絲女神的祭司,逃過追捕者的搜查。不久,維提里烏斯戰敗身亡,支持他父親稱帝的軍隊進入羅馬,圖密善被軍隊擁護高呼為「凱撒」,並授與執政官的地位。
    雖然維斯帕先已經成為帝國中唯一的羅馬皇帝,但當時(70年年初)維斯帕先與提圖斯都不在羅馬,因此羅馬中樞是由當年十八歲的圖密善以城市大法官的名義,實行國家執政官的權力。圖密善在當時擅自分派了首都和外地廿多個職位,這一舉動引起尚在埃及的父親不滿;維斯帕先曾不只一次地抱怨與諷刺:「真奇怪,他怎麽沒有把我的繼承人也給指派了?!」但提圖斯卻頻頻為自己的弟弟緩頰,使得他們的親子關係未有不良影響。
    年輕的圖密善顯現出對權力的追求。為了增加自己的軍功,他自願帶兵到高盧與日耳曼地區敉平巴塔維亞叛變。但在他尚未到達前線之前,羅馬將領凱列亞里斯已經擊敗敵人,首領奇維里斯在70年夏末向羅馬投降並結束這場事變。後來,他又曾自願參加與帕提亞的聯軍,攻打東方的阿蘭人;但維斯帕先不同意羅馬介入東方事務,使得圖密善無法取得戰場上的光榮。
    79年,維斯帕先病死,長子提圖斯繼任帝位。但圖密善卻宣稱,父親原本打算讓他們兄弟二人共同治理帝國,提圖斯偷偷改寫了維斯帕先的遺囑。圖密善明白顯現出對於兄長的不滿,私下策劃著謀反提圖斯的陰謀。但提圖斯不以為意,並未對弟弟有過公開的批評。
    登上帝位
    81年,就任皇帝只有兩年的提圖斯病故。由於提圖斯沒有兒子,卅歲的圖密善順利登上羅馬的皇位。他提高了羅馬士兵一百一十年來未曾變化過的軍餉,從一天的10阿斯(As,指羅馬帝國銅幣)提高到13阿斯,並將士兵退休金領取方式給予制度化。因此終其執政期間,他一直備受士兵愛戴。
    公共建設
    羅馬城的朱庇特神廟於80年大火中再度焚燬。圖密善下令重新興建,於82年峻工。他還在卡庇托里上建了一座新的神廟,即後來通稱的涅爾瓦廣場。
    同時,他還建了弗拉維家族的神廟、圖密善競技場(Stadium Domitiani)、音樂廳和一個海戰人工湖,並重新修築並完成了最著名的大競技場(Colosseum)。
    日耳曼長城[編輯]
    對於帝國邊境的防禦方面,圖密善沿著萊茵河、多瑙河防線,並連結黑森林地區,建立了日耳曼長城(Limes Germanicus)。一方確保了羅馬國境內的安全,也同時減輕了羅馬邊防駐軍的負擔(萊茵河總兵團數從八個軍團降低為六個軍團)。
    達基亞戰爭[編輯]
    86年,圖密善對於位在多瑙河對岸的達基亞發動了兩次戰爭。第一次是他自己親上戰陣,第二次則是讓近衛軍長官帶領。羅馬與達契亞之間的戰爭,互有勝敗。後來於89年,圖密善決定罷戰,由羅馬出錢贖回被俘的戰士,雙方議和。但圖密善卻為此舉辦凱旋式。
    不成功的叛變[編輯]
    上日耳曼的行政長官路奇烏斯•安東尼公開稱帝,打算聯合當地的同盟部隊,起兵反叛。但由於萊茵河提早解凍,阻止日耳曼人渡河。下日耳曼軍團長官立刻鎮壓了這場連內戰都稱不上的叛變,僅有安東尼與他手下的幾個百人隊長受到處決。
    圖密善接到叛變消息時,事件就已經平息。圖密善派任圖拉真(後來的皇帝)擔任上日耳曼軍團的長官。
    恐怖統治[編輯]
    圖密善重視司法──這點類似他個人崇拜的帝國二代皇帝提比略,常到市心廣場的審判廳舉行特別審判。照羅馬人的宗教習俗,維斯塔貞女必須發誓終生守潔,但實際上卻常常發生與男子發生性關係的情況出現。圖密善恢復古代制度,將有犯行的貞女活埋,情夫則以亂棒打死。此外,圖密善對貪贓受賄、通姦等罪行,常常採行特別嚴格的罰則。對於敢於以諷刺詩影射他的文人,也遭到他的酷刑對待;到了後來,只要有人被他認定,其言論或行動有損於皇帝的尊嚴,就足以構成對此人定罪的理由了。後來,由於國家財政吃緊,他對猶太人與基督徒課以特別的稅賦;只要實行過割禮,就必須繳付額外的稅金。
    步入執政中後期的圖密善開始變的多疑,他對於元老院採取敵視的態度。他常常懷疑元老議員陰謀推翻他的統治,甚至在自己的床頭放置刀劍以防遭人暗殺,於是便讓許多告密者得到鼓動,紛紛搜集貴族各種罪行,再告上法庭進行審判,甚至讓騎士階級公開審判元老。在他的統治期間,許多元老遭到處決、流放、財產沒收、除名的下場,所有貴族們經常在恐懼當中度日。
    遇刺身亡[編輯]
    圖密善年青時,就強奪了埃里烏斯•拉米亞的妻子──多米提亞•隆吉那。後來當圖密善登基後,多米提亞就接受了「奧古斯塔」(皇后)的封號。後來多米提亞愛上了演員帕里斯,圖密善得知之後,殺死帕里斯與其朋友,並宣布與皇后離婚,然而圖密善不久之後又把她召回。中年之後,圖密善又納了自己的姪女──尤利亞(即提圖斯的女兒),但她後來也遭到流放,死在外地。
    出於懷疑,圖密善突然殺死了自己的堂兄弟弗拉維烏斯•克勒蒙斯。一連串的舉動,引起了皇室家族成員的驚恐。由皇后在背後暗地支持,寢宮侍從巴爾特尼烏斯、宮廷衛隊長薩圖爾,皇帝秘書恩特爾,尤利亞過去的管家斯特潘努斯,聯合起來參與了刺殺皇帝的計劃。
    96年9月18日中午,巴爾特尼烏斯向圖密善謊稱,斯特潘努斯要向他緊急報告。於是,圖密善摒退所有侍從,獨自走進臥室。
    斯特潘努斯假裝受傷,用羊毛繃帶包紮他的左臂。正當斯特潘努斯以揭發陰謀的理由接近皇帝時,他便抽出預藏在繃帶中的匕首,刺中圖密善。圖密善試圖抵抗,但他身邊的薩圖爾、以及解放奴隸一起向他進攻,皇帝逃到床頭尋找武器,卻只發現空的刀鞘。他們合力殺死了圖密善。
    圖密善皇帝享年45歲,在位15年。他被殺後,屍體無人理會。後來他的乳母在拉丁大道旁火化了他的屍體,並偷偷地把圖密善的骨灰帶到弗拉維家族神廟,與尤利亞的骨灰合葬在一起。羅馬士兵十分悲痛,打算立即為他復仇。不久,斯特潘努斯與巴爾特尼烏斯都受到折磨而死。
    圖密善曾與皇后多米提亞生有一子一女,但都早夭。圖密善死後,元老院推舉66歲的涅爾瓦繼任皇帝。弗拉維王朝結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E%E5%AF%86%E5%96%84

  • 子玲
    子玲 2016/01/06 11:38

    維斯塔貞女或稱護火貞女(拉丁語:virgo Vestalis,原正式全銜:sacerdos Vestalis),是古羅馬爐灶和家庭女神維斯塔的女祭司。

    維斯塔貞女的祭司職位是由六位女祭司(上古晚期為七位)組成,其年齡介於六至十歲間,必須守貞、侍奉神祇至少三十年。她們的主要任務是守護維斯塔神廟的爐灶,不讓聖火澆熄,並以寧芙埃格里婭(Egeria)的聖春之水滌洗神廟。她也負責事先烤製「mola salsa」(意為「鹽粉」,粗艾麥粉〔emmer flour,有芒小麥的一種〕混鹽水)和「suffimen」(未出生小牛的骨灰),以供特定儀式使用。

  • 子玲
    子玲 2016/01/06 14:58

    羅馬帝國第十三任皇帝 : 圖拉真(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羅馬帝國皇帝(98年-117年),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

    圖拉真在53年出生於西班牙貝提卡的義大利卡,是第一位義大利以外出生的羅馬皇帝。他在位時立下顯赫的戰功,使羅馬帝國的版圖在他的統治下達到了極盛。他曾經建立圖拉真柱記載自己的功績。元老院曾贈給他「最優秀的第一公民」(Optimus Princeps)的稱號。

    圖拉真打破奧古斯都確立的傳統邊界,放棄羅馬帝國建立以來便一直沿用的守勢方針,重拾羅馬共和時期的侵略傾向。101年至102年和105年至106年,圖拉真曾兩次攻打多瑙河下流的達基亞人,推翻達基亞國王德凱巴魯斯的統治。戰後達基亞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大批羅馬士兵和貧民被遷往重建後的達基亞行省。圖拉真柱就是為紀念圖拉真在達基亞戰爭所取得的勝利而建。

    安息戰爭[編輯]

    其後,圖拉真將擴張的方向轉往亞洲,與羅馬帝國的東方勁敵--安息帝國 (又譯帕提亞帝國)交戰。自公元前一世紀中葉以來,安息曾與羅馬交戰多次,雙方相持不下。安息曾在前53年擊敗由克拉蘇率領的羅馬軍隊,安東尼亦曾在前36年越過幼發拉底河進攻安息,但最終被迫退回幼發拉底河以西,並以此為界。105年至106年,圖拉真命令駐守敘利亞的羅馬軍團佔領巴勒斯坦與阿拉伯沙漠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和西奈半島,建立阿拉伯行省。113年,圖拉真拒絕承認安息所扶植的亞美尼亞國王,並以此為藉口,親率大軍向安息大舉進攻。羅馬軍團佔領亞美尼亞後,隨即南下進攻兩河流域,攻下安息的首都泰西封。圖拉真在116年宣布廢除安息國王歐斯羅埃斯一世(Osroes I)的王位,扶植Parthamaspates為羅馬控制的傀儡安息國王。三個行省在佔領地上建立:亞美尼亞行省、亞述行省和美索不達米亞行省。他的軍事行動成功將羅馬帝國的疆域擴至最大,東起兩河流域,西達不列顛的大部分地區,南至埃及、北非,北抵萊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達基亞。

    然而,圖拉真在亞洲西南部所取得的這些勝利只是曇花一現。115年,希臘-猶太裔之間的衝突在猶太行省演變為嚴重的猶太人騷亂,並逐漸蔓延到了有龐大猶太社群居住的埃及、昔蘭尼加以及賽普勒斯。圖拉真被迫從兩河流域回師鎮壓騷亂,並任命養子哈德良為安息戰爭的總指揮。但他在途中染疾,最後在117年8月病逝於小亞細亞南部的塞利努斯(Selinus)。圖拉真死後,他在兩河流域所取得的勝利很快被哈德良放棄,羅馬帝國再次退回圖拉真開戰前的邊界。

    早在86年,圖拉真的堂弟過世後,圖拉真便收養堂弟遺下的兒子哈德良為養子,並將他的甥孫女「薩比娜(Sabina)」嫁給這位養子。圖拉真臨終前指定哈德良為繼承人。他死後不久,東方軍團在117年8月11日向哈德良宣誓效忠,事後元老院追認哈德良繼位為羅馬的「第一公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C%96%E6%8B%89%E7%9C%9F

  • 子玲
    子玲 2016/01/06 16:23

    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121年4月26日-180年3月17日),全名為馬可·奧里略·安東尼·奧古斯都(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擁有凱撒稱號(Imperator Caesar)的他是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最後一個皇帝,於161年至180年在位。有「哲人王」的美譽。

    馬可·奧里略是羅馬帝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學家,其統治時期被認為是羅馬黃金時代的標誌。他不但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君主,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成就的思想家,有以希臘文寫成的關於斯多葛哲學的著作《沉思錄》(Τὰ εἰς ἑαυτόν)傳世。在整個西方文明之中,奧里略也算是一個少見的賢君。

    奧里略於121年4月26日生於羅馬,在一個很有政治勢力以及富有的家庭中長大。小的時候就被當時的羅馬皇帝哈德良注意到,因而得到特殊的教育。六歲即升為騎士階級,七歲入學於羅馬的薩利聖學院(Salii),並在這裡得到各種文化中精英的教育。真正把奧里略推入政壇的是前朝皇帝哈德良,他認養安敦寧·畢尤為嗣子,條件是安托寧同等認養奧里略。

    奧里略在161年3月7日與其弟弟路奇烏斯·維魯斯一同繼承皇位,是羅馬帝國首度出現兩帝共治,不過多數時候由他定奪。統治期間戰爭不斷,帝國邊界受到外來侵略的威脅,並且國內自然災害頻發。他取得了對安息的戰役(162~166年)的勝利,但是班師回朝的軍隊帶來了瘟疫,傳染疾病氾濫整個帝國。同時日耳曼人也開始入侵羅馬帝國。但他最終成功地把日爾曼人游掠部族趕出羅馬領土。然而,維魯斯後來因病在169年死於返回羅馬的途中,年僅39歲。由於這些戰爭,奧里略在位時國庫匱空超前,皇帝的生活也日漸拮据。妻子據說貞守不嚴,兒子們也都屬乏能之輩。北方戰爭爆發後,奧里略死於西元180年3月17日潘諾尼亞(不過有些報導指出他死於舍米安)。他的骨灰被帶回羅馬,安置在哈德良的陵墓,王位由其子康茂德繼承。

    儘管奧勒利烏斯是一位性格溫和、博學多才的賢君,但是他仍然與同時代的許多羅馬皇帝一樣反對基督教,並在統治期間對基督教徒加以迫害。

    他的名言:「不對的事不用做,不真實的話不必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7%88%BE%E5%BA%AB%E6%96%AF%C2%B7%E5%A5%A7%E5%88%97%E9%87%8C%E7%83%8F%E6%96%AF

  • 子玲
    子玲 2016/01/06 17:12

    安提諾烏斯(Antinous,生於110年~115年間11月25日,卒於130年10月30日),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情人。

    安提諾烏斯出生在羅馬帝國比提尼亞行省,今土耳其西北部地區。其出生日期為11月25日,其出生年代不確定,但一般推算為110年~115年之間。安提諾烏斯在124年哈德良皇帝途經比提尼亞時追隨皇帝,在此後不久成為哈德良皇帝的孌童,並從此一直陪伴哈德良。另一種說法認為,哈德良皇帝在整個帝國內甄選美少年,最終選擇了安提諾烏斯。

    根據哈德良皇帝自己的說法,130年10月30日安提諾烏斯在陪伴其巡遊尼羅河時因意外事件落水身亡,但同時也有人認為安提諾烏斯可能死於政治目的、自殺、謀殺或宗教獻祭。在瑪格麗特·尤瑟納爾所著的《哈德良回憶錄》一書中則認為安提諾烏斯極可能死於自殺。

    在他死後,哈德良皇帝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並且以其所能做到的一切方式來緬懷安提諾烏斯,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獎章上刻上了他的畫像,帝國的多處場所樹立起了他的雕像。哈德良皇帝還仿照亞歷山大大帝紀念其情人的方式,宣布安提諾烏斯為神,並在比提尼亞、曼提尼亞、阿卡迪亞以及雅典等地建立了多座廟宇。今天的安提諾波利斯市(Antinopolis,位於今日的埃及南部)就是哈德良在安提諾烏斯溺水的地點所修建的城市。

相片資訊

本日人氣:
0
累積人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