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騎馬      

        中唐時,有一個詩人叫張祜,和白居易、元稹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在元和、長慶年間,曾經受到令狐楚(宰相令狐綯的父親)的看重。不過,張祜進京考試時,卻不是很吃香,因為元稹曾經批評他的文章為「雕蟲小巧,壯夫不為。」於是張祜開始浪遊於長江、淮水地方,和詩友崔涯一起遊覽江南的山川名盛。諸如杭州之靈隱、天竺,姑蘇的靈巖、愣伽,常州的惠山、善權,潤州的甘露、招隱等地,都曾經留下許多詩篇。

        張祜的個性豪爽,所結交的人物,都是當時的英雄豪傑。他有一個毛病,就是在作詩的時候,任憑妻子怎麼叫喚,都會充耳不聞。有一次,他的妻子忍不住的說了幾句,張祜說:「我的嘴巴裡正吐出花朵來,怎麼管得了你們?」從此以後,妻子也懶得理他了。

        進士崔涯和張祜一樣,都是官場上不如意的人,兩個人意氣相投,同時都具有俠士思想。崔涯曾經寫一首〈俠詩〉,說道:

        太行嶺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鐵。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門便與妻兒別。

        有一天,張祜和崔涯相邀到淮南拜訪李紳,張祜自稱為「釣黿客」。李紳感到很奇怪,便問他:

     「釣黿?你要用什麼當釣竿呢?」

       張祜說:「用彩虹。」

      「用什麼當釣鉤呢?」

      「用新月。」

      「用什麼當魚餌呢?」

     「用你當魚餌。」

        當時李紳在淮南當官,對於張怙的豪邁個性,相當的佩服,於是贈送他不少的東西。

        從此以後,張祜和崔涯講話便越來越放蕩,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們真的是一對俠客。

  某天晚上,有個魁梧的陌生人闖入張祜的家,他一身武裝,腰間還配著劍,手上則拎個一袋血淋淋的東西,血水從袋子裡滲透出來,看了讓人觸目驚心。

門房把他攔下來,俠客說:

「這裡是豪俠張祜的家嗎?」

「正是!」

「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見他!」

門房把陌生人引進房內,張祜瞄了一下血淋淋的袋子,雙腿開始顫抖,他趕緊恭恭敬敬地請俠客坐下。吞吞吐吐地問:

「這,這,這袋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

「是仇人的腦袋。」

「仇人的腦袋,為什麼拎到我這裡來?」

「事情是這樣的:我有一個仇人,十年來一直沒辦法向他下手,今天才逮到機會把他殺了。今晚能夠報仇雪恨,真的讓我太高興了,袋子裡面,裝的就是他的頭顱。等我喝完酒後,再慢慢說給你聽。」俠客解釋完畢,又大剌剌地說:

「有酒嗎?」

「有,有,有。」

         張祜馬上叫人端上一壇上好的美酒,好讓他大快朵頤一番。喝酒當中,俠

   客又說:

「距離這裡三里的地方,有一個義士,我要報答他的恩情。等報答完畢後,我的責任就完成了。我聽說你很重義氣,可不可以先借我十萬緡,等到我的完成事情後,我願意為你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我最講義氣了,剛好手頭上也有十萬緡的物資,就先借給你吧!」

張祜匆匆地走入臥房,手中捧著一堆縑帛出來,高高興興地遞給俠客,毫無吝惜地說:

「這些縑帛可以值十萬緡,你可以先拿去變賣吧!」

「今晚真是大快人心啊!我現在馬上去辦事,等我辦完事,我就是你的人了!這個袋子,暫時放在你這裡,到了今晚三更,我會回來處理它。告辭了──」陌生客說完後,像一陣風似地不見蹤影。

        俠客走後,張祜提心吊膽的守著那顆頭顱,整個晚上幾乎不敢闔眼。等啊等,終於三更了,外頭卻一點動靜也沒有。張祜又急又氣,心想:「萬一被他騙了,這顆腦袋該怎麼處理呢?」

他一邊咕咕噥噥的,一邊在室內焦急地繞圈子。

左等右等,等到五更天,俠客依舊沒出現,他氣的開始跺腳。

喃喃地說著:

「萬一天亮了,左鄰右舍發現了這顆腦袋,叫我跳到黃河也洗不清我的罪名!」

        於是他叫家人趁著天亮以前,趕緊把這顆腦袋拿去掩埋,免得全家人都遭到池魚之殃。家人接過袋子,很好奇地揭開來觀看,發現裡頭裝的不是人頭,而是一顆豬腦袋。又好笑又好氣地喊著:

  「老爺──豬腦袋啊!」

  「什麼?你說我豬腦袋?」

  「不是啦!老爺,這袋子裡裝的是一顆豬腦袋,哪裡是人頭呢!」

  張祜氣的吹鬍子瞪眼睛,過了半晌,才頓悟了,原來都是「虛名」惹的禍。從此以後,再也不敢以豪士自居了。

 〔腦力激盪時間〕 

       令狐綯鎮守在淮海時,有一天和他的屬下遊大明寺,發現牆壁上題幾個字,寫著: 

      「一人堂堂,二曜重光。泉深尺一,點去冰旁。二人相連,不欠一邊。三梁四柱烈火燃,添却雙鉤兩日全。」令狐綯猜不出它的意思,然而他的部屬獨班支使卻能夠一眼看穿。答案如下:

        一人堂堂──

        二曜重光──

        泉深尺一──

        點去冰旁──

        二人相連──

        不欠一邊──

        三梁四柱烈火燃──

        添却雙鉤兩日全──

 

arrow
arrow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