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筆記小說收錄許多民間傳說故事,在內容上雖然光怪陸離,卻因為具有豐富的想像力,不僅滿足了讀者好奇的心理,且能為貧乏的人生增添不少的樂趣。可惜我們不會活用,以至於三太子、乩童等民間信仰及習俗雖然廣受歡迎,卻不免流於粗俗、迷信之感。

        首先,如果能將某些神祇或某些信仰重新包裝,也許可以藉由它們替台灣發聲,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民間信仰經過舊瓶裝新酒後,也可以表演給觀光客看,替台灣增添一筆觀光財。諸如: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從出生、大戰龍王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到太乙真人用蓮花蓮藕給他造一個新肉體為止,故事情節相當精彩,比現今只會隨音樂扭腰擺臀的三太子還吸引人,何不考慮在廟會活動中表演有趣又有教育性的橋段呢?

        其次,三太子的身軀過於龐大,顯得笨拙而不可愛,何不考慮把三太子縮小,就算要跳街舞,也比較靈活逗趣!

        再者,除了三太子表演之外,廟會也可以斟酌時間長短,表演其他的民間故事,諸如「牛郎織女」、「劉晨阮肇入天台」、「嫦娥奔月」、「胡母班傳書」、「長鬚國」、「枕中記」、「南柯夢」、「定婚店」、「關公過五關斬六將」、「趙子龍救阿斗」…..等等。

       看這些故事,不是比看無聊的進香活動還有趣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廟會 民間信仰 哪吒
    全站熱搜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