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讀書筆記一〉

 

有關「銜枚」一詞,鄭玄及顏師古都有注解。顏師古言:

 

「銜枚者,止言語讙囂,欲令敵人不知其來也。周官有銜枚氏。枚狀如箸,橫銜之,繣絜於項。繣者,結礙也。絜,繞也。蓋為結紐而繞項也。繣音獲。絜音頡。」

 

誠如友人所說:「口裡銜枚,仍然可以說話。」但友人卻忽略一個現象,即「以枚禁聲,對粗魯無文的軍人仍有警示作用」,因軍人一旦口銜枚,便知所警惕,自然而然會禁聲不語,一如穿旗袍雖然仍可大步快走,但大步快走並不好看,故會自我收斂。

 

        至於引戚繼光《紀效新書》的「銜枚」說法,其實並不離鄭玄與顏師古所言,而將銜枚的作用解為「中傷時可忍痛」,並不合理。例如: 我軍夜銜枚,都是在敵人並未準備下進行半夜偷襲,到了目的地後,先放火燒寨。敵人夜半被驚醒,一時抓不到武器,   會驚慌失措,難以應敵。此時,我軍奮力撕殺,根本沒有口銜枚之必要。

 

 

     〈讀書筆記二〉

 

        我軍如選擇銜枚夜襲,最主要的目的是趁敵人未備而出奇制勝(故需銜枚禁聲)。如 

  1. 〈秋聲賦〉: 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注意「人馬之行聲」數字。此數字強調,經銜枚後,沒聽到號令、沒聽到喧嘩聲,只聽聲人及馬行路之聲)
  2. 三國演義》第96回,寫蜀兵在二更天攻魏,言:「馬岱引三千兵來,人皆銜枚,馬盡勒口,徑到山西。」這時,「正值西南風起,岱令軍士徑去營南放火,車仗盡著,火光沖天…..緊風急,() 馬亂竄,死者無數。」
  3. 《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六〈麻貴〉貴勒兵萬五千人:遊擊閻逢時等出紅山為中軍,參將師以律等出高家堡、神木、孤山為左軍,參將孫朝梁等出定邊、安邊、平山為右軍,而自以大軍當一面。銜枚疾趨,逾塞六十里寇莫知所防,大潰俘斬四百有奇,獲馬駝牛羊千五百。
  4. 《明史》列傳第十三 〈常遇春〉:(徐達、常遇春)與大將軍攻太原,擴廓帖木兒來援。遇春言於達曰:「我騎兵雖集,步卒未至,驟與戰必多殺傷,夜劫之可得志。」達曰:「善。」會擴廓部將豁鼻馬來約降,且請為內應,乃選精騎夜銜枚往襲擴廓方燃燭治軍書,倉卒不知所出,跣一足,乘孱馬,以十八騎走大同。豁鼻馬降,得甲士四萬,遂克太原。
  5. 《明史》〈王越傳〉:久歷邊陲,身經十餘戰,知敵情偽及將士勇怯,出奇制勝,動有成算…..嘗與朱永帥千人巡邊,寇猝至,永欲走,越止之,列陣自固,寇疑未敢前。薄暮,令騎皆下馬,銜枚魚貫行,自率驍勇為殿,從山後行五十里抵城,謂永曰:「我一動,寇追擊,無噍類矣,示暇以惑之也。下馬行,無軍聲,令寇不覺耳。」

 

其次,半夜偷襲前,需銜枚,目的是禁聲;一旦真正打戰,則需嘴裡發出吶喊聲,以壯聲勢。此時根本不可能銜枚,也沒必要用銜枚來忍痛。例如:

 

1. 《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傳〉:描寫吳王夫差「敗齊師於艾陵之上,還師臨晉,與定公爭長」,親自「帶甲三萬六千」與晉軍作戰。出征前,先餵好馬、令將士飽餐一頓、整頓士兵、穿好鎧甲,才「勒馬銜枚」,趕在雞鳴前,去晉軍一里紮營。書中寫道:天尚未明,王乃親鳴金鼓,三軍譁吟,以振其旅,其聲動天徙地」因事出突然,晉軍根本來不及準備,只好透過外交協議,尊吳為霸主。

 

2. 《南史》列傳第二十八〈柳元景〉,寫到柳元景令軍要銜枚疾戰,聽其營鼓之聲,曾說:「鼓繁氣易衰,叫數力易竭,但各銜枚疾戰,一聽吾營鼓音。」

 

 

〈讀書筆記三〉 

 

 

      「銜枚疾走」的「疾走」,應該不只是「快走」而已,它含有「快跑」之意。因「兵貴神速」,為了搶得機先,往往需要「強行軍」,而非「急行軍」。如:

 

  1. 《東周列國志》第51回:「次早,雞鳴,莊王引大軍退走。越椒探聽得實,率眾來追。楚軍兼程疾走,已過竟陵而北。越椒一日一夜,行二百餘里,至清河橋。楚軍在橋北晨炊,望見追兵來到,棄其釜爨而遁。」
  2. 《女仙外史》第十八回:魏公即於是夕二更班師,命軍士銜枚疾行,天明已走百里。

 

(雖然古人的里比現今的公里還短 但從以上資料可知: 銜枚疾行的疾行, 應是強行軍 

 

P.S.

 

 

 

    行軍術語與行軍速度有一些關聯,一般在徒步行軍情況下,“常行軍”為時速4~5公里,日行程30~40公里;“急行軍”為時速10公里左右;“強行軍”為日行50公里以上,一晝夜連續行軍12小時以上;奔襲速度與急行軍速度基本一樣。(網路資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銜枚 疾走 疾趨
    全站熱搜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