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趣的漢代後宮驅鬼逐疫儀式:
原始社會,逐儺是一種巫舞。《論語》〈鄉黨〉言:「鄉人儺。」《禮記》〈月令〉有:「命有司大儺。」《呂氏春秋》〈季冬紀〉注言:「臘發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逐除。」意思是說:「臘月頭一天,敲鼓驅趕鬼疫,稱為逐除。」可見先秦時期,這種逐儺儀式已很盛行。
到了漢代,逐儺不僅流行於民間,宮中的驅鬼逐疫儀式更為隆重盛大。《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官舉行大儺儀式時,10~12歲的中黃門子弟120人被選為驅鬼的童子,頭帶紅巾,身穿皂衣,手裡拿鼓,扮作方相氏主舞,由12人扮演的猛獸跟在後面,一邊揮舞,一邊呼喊。皇帝和文武官員在殿前集中。
儺舞反復三遍後,持火炬將疫厲凶鬼送出端門,由4名騎士接過火把送出司馬門——門外有千位五營騎士將火把送到洛水邊,再將它投入水中。這套儀式到此便算告終。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