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陀  

閱白居易〈和思歸樂〉,看到「孟常平居時,娛耳琴泠泠。雍門一言感,未奏淚沾纓。」一直不解「雍門有何典故」?直到閱讀陸機《豪士賦》引《桓子新論》,才知道「雍門」乃是指「雍門周」,曾以琴見孟嘗 君。

孟嘗君問雍門周說:「可否用琴聲催我淚下?」

雍門周說:「我不必用琴聲,就可以讓足下淚滿襟。」

話鋒一轉,雍門周又說:「足下千秋萬歲之後,墳墓會長出荊棘雜草,小孩會在那兒玩耍、牧童會在那兒放牧,他們會徘徊在你的墓地上唱歌,說:『像 孟嘗 君一樣尊貴的人,還不是死了!』」

孟嘗君聽到這裡,長嘆一聲,淚水順著睫毛而下。這時,雍門周才開始彈琴,曲終後, 孟嘗 君歔欷不已,心情竟跌到谷底。

陸機引述這段故事,其結論為:

孟嘗君會泣不成聲,並不是因為琴聲感人,而是之前的情緒已經被挑起、蘊釀到飽滿了,待哀怨的琴聲響起, 孟嘗 君的情緒才會整個被觸動起來。這就好像枯黃的葉子,不用等待狂風,總有一天它就會自動離枝;快要掉下來的眼淚,不用等待哀響繁奏,它也會順著臉頰滾落下來。

我心哀傷,是因為讀了歷史之故嗎?還是原本就已哀傷?先紀錄此事再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什麼叫雍門泣? 白居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子玲 的頭像
    子玲

    文學中的山水清音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