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旗飄揚  

陶淵明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西元365年),逝於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西元427年),以63歲病故,其生處時代由東晉橫跨南朝宋,剛好是當時的政治黑 暗期。歷史上說陶淵明寧願掛冠求去,也「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然而致使他辭官的真正原因,「官小」只不過是個導火線而已,其最大的辭官動機,應該導因於政 治不穩定。

古代文人的理想夢想,乃辭官歸隱後,返樸歸真地享受山水田園之樂。然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還是要用「錢」去妝點,於是陶淵明辭官前留下「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的名句後,便頭也不回地歸鄉務農去也。

陶淵明雖是過著農耕生活,但他畢竟是讀書人,當然不可能「因耕廢讀」,故在〈讀山海經〉一詩中,以「耕讀」明志,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

陶淵明歸隱20多年,曾寫出不少描寫自然風光的田園詩作,在文學史上,只要提及田園詩,必會提到陶淵明這位大文豪。

網路作家吳夫子老師曾借用「晴耕雨讀」思想,樹立「耕讀堂」斗大字體明志,不知情者,還以為他想搞拉幫結派的堂口呢!其實,「堂」字一如「講堂」、「學 堂」,其中便寓有教育子弟之意。而「耕」字,並非真指「農耕」,它只不過是修辭學中的「借代法」而已,其言外之意,可以指「以文筆賺取稿費的筆耕」,或 「授業解惑,以換取溫飽的舌耕」——我猜測吳夫子老師的「耕讀」之「耕」字,應該屬於「舌耕」;就算不能當「授業解惑的舌耕老師」,最起碼往後也可以當 「深耕地方的里長伯」啦!

昨天剛好有某甲問我:「妳可以解釋『耕讀』兩字的意義嗎?」

聽完後,我心裡嘀咕道:「問話的人,簡直是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了。難道我這個清大中文系碩士畢業者,連『耕讀』」二字都看不懂嗎?也許他只知道「晴耕雨讀」,卻沒背過『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兩句詩呢?

回答「來客問」之前,我「哈哈哈」大笑三聲之後,不免又犯了孟子的「人的患,在好為人師」之病,於是洋洋灑灑以900多字回應之。

值雙十國慶之際,且獻上〈雙十國慶話耕讀堂〉一文,讓臉友上一堂免費的國文課吧!願普天同慶雙十佳節,今天何妨歡樂一下!

 

arrow
arrow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