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384頁的《千秋商祖范蠡》,發現其中有幾個缺點: 

1.裡頭有太多的「小說家」之言――寫西施與范蠡的對話情節,恍如眼見;寫范蠡的第二個兒子買牛遇禍的情節,也很會添醋加油;而描述到范蠡長子運送大弟屍體回家的那個橋段,寫范蠡 夫人「望著范隆的屍體,心如刀絞,淚如雨下,她解開車上的麻袋,掏出了裡面的金子扔到湖中,哭訴著:『要這些金子做什麼,都是金子害了你啊,隆兒。』悲憤之下,她把黃金一文沒剩全扔進了湖裡。後來人們把扔金子的地方叫千金臺。」以上的描述,太有戲劇效果了,卻不見於史書。

2.范蠡有三子,三子到底是誰所生?其子到底叫什麼名字?跟隨的僕人姓誰名誰?《史記》和《吳越春秋》都沒記載,作者卻能道出姓名,難道資料來自不可靠的戲曲、小說嗎?而西施到底沈江?還是隨著范蠡遠走他鄉?在歷史上依舊是個謎。既然是個謎,為何作者可以替西施編造許多故事?且前後說法不一?

3.有關「越女」一事,書中記載和《吳越春秋》有很大的出入。

      《吳越春秋》卷九〈句踐陰謀外傳〉說:「越王又問相國范蠡曰:『孤有報復之謀,水戰則乘舟,陸行則乘輿。.....』范蠡對曰:『臣聞 古之聖 君莫不習戰用兵,然行陣、隊伍、軍鼓之事,吉凶決在其工。今聞越有處女出於南林,國人稱善。願王請之,立可見。』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

        這裡明明是說「范蠡跟推薦擅於劍術的越女給句踐,希望越王能禮聘她來教導越國軍人的劍、戟之術」。然而,《千秋商祖范蠡》卻說:「越國的王后對於吳國的愁恨以及報復吳王的意志,一點也不遜於句踐。......她還親自照料越王的飲食起居,擔任了母親和妻子的雙重角色。最為重要的是,她在某次進山採葛的途中,遇到了一個精通劍法的女子,名為越女。越后將其帶進宮中,句踐讓她訓練士兵劍法。」

4.范蠡功成名退之前,和越王句踐有一番對話,作者的翻譯顯然來自《吳越春秋》,卻翻譯有誤。兩書對照如下: 

《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 

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范蠡辭於王.....越王惻然,泣下沾衣,言曰:「國之士大夫是子,國之人民是子,使孤寄身託號以俟命矣。今子云去,欲將逝矣。是天之棄越而喪孤也,亦無所恃者矣。孤竊有言:公位乎,分國共之;去乎,妻子受戮。」 

范蠡曰:「臣聞:『君子俟時,計不數謀,死不被疑,內不自欺。』臣既逝矣,妻子何法乎(意即:離開越國,是我個人的事情,和妻兒子女無關,他們也沒有犯什麼法,為什麼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王其勉之!臣從此辭。」乃乘扁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人莫知其所適。 

  《千秋商祖范蠡》一文卻說:「句踐一聽,神色淒然....所本王私下告訴你,如果先生留在我身邊,我將和您一起共用越國。倘若先生私自逃走,必將身敗名裂,一家老小難保。.....」「......所以他斷然表示:『大王,臣聽說不欺騙自己,便不會被猜疑。臣既已下定決心離去,妻子兒女又有何妨?請大王自勉,臣就從此告辭!』」

5. 《千秋商祖范蠡》的作者認為史上沒有計然這個人,斷然說:「....從來沒有提到過計然這號人,即便是《史記.貨殖列傳》,也只用『范蠡計然』這個名稱。」然而,《史記》〈貨殖列傳〉卻記載:「昔者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計然曰:『知鬬則修備,時用則知物.......』」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明明有提到計然對句踐獻策,《千秋商祖范蠡》一書的作者,怎會沒讀到這一段呢?

6.把「銜枚」的「枚」字,解為「梅子」的「梅」。

7.      《史記》只說范蠡「卒老死於陶」,並沒有提及范蠡幾歲死?但後代學者卻認為范蠡活到97歲?88歲或73歲。97與73之間,足足差了24歲。一旦死亡年齡推算有誤,范蠡的出生會正確嗎?范蠡的出生估計錯誤,文種見范蠡、文種與范蠡一同入越的時間會正確嗎?因此,作者對范蠡年紀的推算,我不會信以為真。

8. 作者認為「伍子胥最起碼大范蠡三十歲左右」,伍子胥才會視范蠡為「小孩子」,這個論點我也不茍同。以今人而論,35歲看20歲的人,前者會視後者為「小孩」;50歲看35歲的人,亦如此。由此可見,如果立論錯誤,推論不可能正確,既然如此,作者替范蠡定個「大事年表」,根本就屬多餘。

  〔後記〕

  錢穆認為「計然」是書的篇名,我不讚同這種說法,除非有新的資料出現。如果沒有史料,司馬遷提到「計然獻策」,又做何解釋?對於無根之說,還是聽聽就好。就以西施沈江來說,古人已經有所爭論、有所附會了,今人又怎麼說得清楚呢?作者以小說家的筆法描寫范蠡、西施故事,且前後說法不一,故很難讓我信服。

p.s.感謝星海兄肯出借《千秋商祖范蠡》一書讓我增長見聞,也感謝他願意讓插畫曝光。)

arrow
arrow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