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僅博學多聞,而且好學不倦,他自己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又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及:「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而他的學生子貢也曾經對衛國的大夫公孫朝說過:「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由此可見,孔子的博學,除了是努力自修,也是「轉益多師」的結果。
為什麼我要講到孔子的博學呢?因為「博學」,可以免於「無知」,這就是「好學近乎知(智)」的道理。但是,一個人有了智慧還不夠,還要能夠「審問」、「慎思」、「明辨」跟「篤行」,否則,雖然有廣博的學識,卻無法分辨對與錯,那麼這種人和「兩腳書櫥」有什麼分別呢?再者,如果既能博學,又能分辨對錯,卻無法執行時,則「坐而言」反而比不上「起而行」了。
談到這裡,讓我想到漢朝劉向《新序》〈雜事五〉記載的一件事:
魯哀公曾經問孔子道:「我聽說『把住宅向東面擴展』是件不吉利的事,真的嗎?」
孔子回答道:「不吉利的事有五種,但是和『向東面擴展住宅』沒有關係。」於是孔子列出他心目中的五件不吉祥事:一、損人利己:對自己不吉利。二、遺棄老伴,再娶年輕女孩:對家庭不吉利。三、把賢人擺在一邊而重用庸劣的小人,對國家不吉利。四、年長的不教育後代,年輕的不願意學習,對社會不吉利。五、聖人隱藏逃亡,對整個天下不吉利。
由以上的回答看來,就知道孔子是個實事求事、不講怪力亂神的人;反觀兩千年後的今天,仍舊有一大堆人沈溺在「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迷思中,把「風水」、「命理」等「異端邪說」,當成生活中的重要部份,這未免太匪夷所思了。既然一流的風水師可以替「命如游絲的人」改命、添壽,那麼「神機妙算」的孔明,難道不可以替自己改命、添壽了嗎?為什麼他還是中壽而亡呢?
對於風水與命理之論,我常常不以為然。尤其是讀到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及荀子的「雩」[1]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求雨而得雨,為什麼呢?我說不為什麼,這跟不經求雨而下雨是一樣的。)等語,更是佩服古人的智慧。既然春秋戰國時代的人都能「慎思」、「明辨」了,為什麼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還口口聲聲談論鬼神呢?孔、孟、荀等人,並不因為對天質疑而折壽;而過份「敬天畏天」的我們,難道壽命就真的比較長嗎?
文章結尾,我要以〈天論〉中的一段話送給諸位,希望能喚起一點點「慎思」、「明辨」之心。〈天論〉之原文為: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翻成白話即是說:日月虧蝕就去救它,上天不雨就去求它,經過卜筮後決定大事,這並非認為它們是可以求得的,而是藉由它們來文飾政事而已。所以君子把它們當作是政事的文飾,百姓卻把它們當作是神明的作用。把它們當作是政事的文飾就吉利,把它們當作是神明的作用就不祥了。)
〔結論〕
盲無目的的「消災解厄」,不如有目的的在人間廣種福田。
《易經》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只要是心存善念、時時與人結緣,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出「慈眉善目」的眼神了,這就是「相由心生」囉──具有這種面相者,當然可以「逢凶化吉」了,那又何必求助於風水呢?
〔備註〕
昨天上花鳥課時,老師談到找風水師替她弟弟改命、添壽一事,故有感而發,藉以上之作表達個人之看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