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現代版的八卦新聞,沒什麼稀奇,想聽古代版的八卦新聞,那就得講究緣份了。現在我就講一則南北朝時代的八卦,讓各位開開眼吧!

       話說北魏有位不大識字的大將叫楊大眼,他的名聲在南朝早已如雷灌耳,一旦小兒啼哭不已,媽媽只要嚇唬他:「楊大眼來了」,小兒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樣,馬上停止啼哭。這麼厲害的英雄人物,難道他有三頭六臂嗎?還是有什麼特異功能嗎?

       論起三頭六臂,倒是沒有,說起特異功能,則是楊大眼得以從軍報國的一項有利條件。

      北魏太和年間,孝文帝元宏想南伐南齊,命尚書李沖招考勇士。楊大眼這次逮到鹹魚翻身的大好機會,當然不會錯過,然而李沖看到粗人楊大眼,第一個反應,大概是「娃娃魚爬上樹──左看右看不是人」吧?才會叫他捲鋪蓋走人。

李沖不允許楊大眼從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既然年輕時代的楊大眼,已經具有膽氣過人、跳走如飛的本領,難道閱人無數的李沖,沒辦法在眉宇之間看出對方的英氣嗎?提起此事,不能怪李沖有眼不識荊山玉,怪只怪楊大眼是不受重視的庶出小孩,叫李沖怎能從破衣底下看出英雄本色呢?

報名資格沒了,楊大眼並未氣餒,他跟李沖說:「尚書您還不知道我的本領呢,我就秀一段特技讓您瞧瞧吧!」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楊大眼在髮髻上繫了一條三丈長的繩子,繫好後,開始奮力奔跑,奔跑時,背後的長繩就像一把筆直的劍,讓急起直追的馬兒怎麼追都追不上。這項特技,不但圍觀者驚嘆連連,連李沖也驚嘆地說:「千古以來,我還沒聽說過有這麼厲害的人物!」

於是楊大眼被選為軍主。

錄取後的楊大眼,跟同僚說:「今天是我蛟龍得水的日子,從現在開始,我和你們就會處在不同的級別。」

果如楊大眼所言,不久,他就從軍主被提陞到統軍的職位。

到了北魏世宗永平初年,楊大眼因勇冠三軍,得到「安成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的封賞,稍後,又以「征虜將軍、東荊州刺史」的身份,隨軍平定蠻酋之亂。

在這次戰役中,擅於騎射的潘氏,也到營區來探楊大眼的班。一身戎服的潘氏,無論是戰場上或林野間,都可以和丈夫齊飆並驅,回到營帳,倆人則同坐帳下談笑。楊大眼會跟同僚介紹:「他是潘將軍。」

幾番馬革裹屍的戰場生活,讓楊大眼聲名遠播,也讓南齊聞之喪膽。不過,人有失足,馬也有失蹄的時候。

有一次,軍隊駐守在距離建康(南京)不遠的鍾離城,楊大眼的兩位統軍在淮水橋的東西二道佈軍,某天晚上剛好遇到淮水漲潮,楊大眼管制不了急著爭橋奔退的軍隊,於是被貶為營州小兵。

當營州小兵時,楊大眼並不知道潘氏有風流韻史,直到永平中,陞為中山內史,才從女婿趙延寶(楊大眼的女兒,乃小老婆之女)的口中得知潘氏的花邊新聞。楊大眼相當震怒,不但將潘氏殺了,還另娶元氏為妻。

這事且按下不表,且說楊大眼的另一次轉運機會。

當時,南朝蕭衍不時侵擾北魏,世宗又把勇冠三軍的楊大眼徵調過來,封為「假平南將軍、東征別將」。

京城百姓聽到這則消息,個個喜逐顏開。等楊大眼到了京城,家家戶戶連袂出來看大明星,霎時「觀者如市」――還好楊大眼不是虛弱的美男子衛玠,否則,就會被擠得水洩不通的人潮給看死了!

楊大眼不僅「善騎射,裝束雄竦」,而且作戰時能先士卒,撫巡士卒時,能把士兵當成兒子看待,因此只要敢跟他正面交鋒者,一定會摧拉枯朽。然而,剛剛投降北魏的王秉,看到本尊時卻說:「我在南方就已經久仰大名,本來以為您的眼睛大如車輪。如今親眼目睹,才知道您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

楊大眼淡淡的回道:「當戰旗軍鼓前後相接之際,我只要豹眼圓睜,就會讓您嚇得不敢凝視,我的眼睛又何必一定要大如車輪呢?」此說,頗有罪怪王秉近廟欺神之意。

後來,楊大眼在荊州當刺史,常常把穿著青布衣的稻草人當活箭靶,還不時把蠻酋叫到面前,指著稻草人說:「你們如果敢叛亂,我就這樣對付你們。」

除了以此手段威嚇蠻酋,他還會到深山搏殺老虎,並把老虎頭懸掛在市上,好讓蠻酋不敢輕舉妄動。不過,楊大眼在荊州只當了兩年的刺史便死了。

楊大眼一死,潘氏的大兒子楊甑生便跑到繼母元氏的跟前討印綬。當時元氏已身懷六甲,仍不知輕重地指著肚子說:「我兒子要襲官爵,你是婢子生的,就甭想吧!」甑生一聽,雖然心中有恨,卻只能吞下這口怨氣。

不久,家屬將棺木運回京師,出了荊州七里,開始紮營休息。二更時分,甑生和弟弟領軍、征南三人,偷偷撬開棺木,正好被趙延寶撞見了,才想探問,就被征南射殺而亡。

元氏發現兒子們反了,嚇得往水邊跑,征南二話不說,又把弓箭對準繼母。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大哥甑生趕緊出面制止道:「天底下有殺母的人嗎?」征南一聽,立即放下弓箭。

這時,元氏早已渾身打哆嗦,再也不敢吭氣,只能眼睜睜看著潘氏之子拖出楊大眼的屍體,由騎馬接應的人抱著,並在左右扶持下,叛逃到南朝去。

想當初:如果不是趙延寶愛打小報告,潘氏也不會那麼快就一命嗚呼。這回,潘氏之子盜屍叛逃,偏偏被趙延寶撞見了,故被一箭射死,也算是一報還一報,而元氏雖然說話不得體,畢竟是潘氏之子的繼母,能夠逃過一劫,也許冥冥之中有受到丈夫楊大眼的庇佑吧?! 

 

     〔心不在焉〕

  搭公車時,看到前面有位公車司機的名字叫「解叉飲」,覺得以「叉」、「飲」命名,相當奇特。心中不免嘀咕:「唐朝詩人『劉叉』以『叉』字命名,讓他的命運差到極點。司機爸媽怎麼也替兒子取這種名字呢?再者,以『叉』為名,已經夠奇怪了,叉子的後面怎麼配上一個『飲』字呢?難道叉子可以當吸管用嗎?」

正陷入沈思時,兩車漸漸靠近,再次睜大眼睛看清楚司機的名字――原來他不叫「解叉飲」,而是「解文欽」。

 

〔補充資料〕

 

北宋劉延世《孫公談圃》第一卷:

 

王德用,號黑王相,年十九,從父討西賊,威名大震。西人兒啼,即呼黑大王來,以懼之。德用在朝屢引年,仁宗惜其去,兩為減年。

 

一日除樞密使,孔道輔上言:「德用狀類藝祖,宅枕乾岡。」即出知隨州,謝表云:「狀類藝祖,父母所生;宅枕乾岡,先朝所賜。」時人莫不多其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子玲 的頭像
    子玲

    文學中的山水清音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