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晏子公報私仇?

《左傳》〈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

《詩經》〈鄘風.相鼠〉:

相鼠有皮,相鼠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

 朋友認為「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見公曰.....(語譯: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奉齊景公,以勇敢善戰、力格猛虎聞名於天下。晏子疾行經過,三人不起身致敬,晏子入見齊景公說:.....是晏子在「公報私仇」,我則認為這突顯了晏子具有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性格。請聽我慢慢道來: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開宗明義記載「二桃殺三士」的起因,乃三子沒有起身對晏子致敬,於是晏子在齊景公面前對三子作人身攻擊,並設計害死三子(似乎有些小題大作)。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乃晏子深謀遠慮,能洞燭機先――即事先看出三子「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敵,此危國之器也。」

 也就是說:這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且有萬夫不當之勇的人,若不及設法去除,一旦叛亂,則會讓國家處於動蕩之中宋國的大力士南宮長萬,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不信的話,且翻開一部《左傳》史,隨處可看到「禮也」、「非禮也」的記載。

古人為什麼那麼種視「禮」呢?因為「禮,是治理國、安定社稷、使百姓有序、使後代有利的大法。」「禮,是使人端正儀表舉止,讓人莊重恭敬而順從的一個大法。」「禮,也是可以讓鄙詐之心不入的大法。」

「禮樂常常相題並論」,只要國際間遵守禮樂制度,天下就可以維持相對的安定狀態;只要百姓遵守禮樂制度,社會就會相安無事。因此,《禮記》說:「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又說:「致禮樂之道,而天下塞焉舉而錯(「錯」,舉措之「措」)之無難矣。」於是想吞併弱小國家、想當霸主,或想聯合多國部隊攻討另一個不臣的國家,通常會以「非禮」的名義出師,例如:

「夏徵 舒弒 君,引起諸侯之師伐鄭,取成而還」、「 許 君違反法度,鄭莊公即聯合齊、魯伐許」、「季桓子郊祭時,沒有送祭肉給士大夫,孔子便離開魯國」、「魯國發生慶父之亂( 連殺二 君),齊國大夫仲孫湫認為魯不可伐,因為魯國仍舊守著周禮」,「齊桓公逃亡期間, 譚國國 君對他無禮,齊桓公即位後,藉機將譚國滅掉」,而「晉公子重耳逃亡時,曹共公對重耳無禮,待重耳得志時,首先攻打的國家就是曹國。」諸如此類故事,不計枚舉。

 故,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雖然還沒有露出反叛的跡象,但恃其勇力及功勳,敢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晏子無禮,日後就敢對君王無禮;敢對君王無禮,則無惡不作矣。如今果非得等他們三人聯手叛亂,再興兵鏟除,則勞苦而難成;不如趁此三人已露出不臣之心時,用計除之,則可不費一兵一卒――這叫未雨綢繆、這叫有先見之明,而非公報私仇。

arrow
arrow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