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好問〈摸魚兒〉[1] 〔原文〕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中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集臥風雨

.......................................................................................................................................

 
〔賞析〕

          〈摸魚兒〉是為詞牌名,又作〈摸魚子〉、〈買陂塘〉、〈邁陂塘〉或〈雙蕖怨〉...等等。詞中的「問蓮根、有絲多少」句,作者是以蓮根、藕絲來比喻男女的纏綿情感;而「蓮心知為誰苦」句,則以蓮心之苦比喻兩人內心之苦。這種「以某事而聯想某事」及「以某事比喻某事」的表現方法,即是文學上的「比興」寫作技巧。其中的「問」字,是整首詞的「詞眼」,即是整首詞的關鍵所在──此「問」字,讓人心酸,也讓人動容。

        一如屈原在《楚辭》〈天問〉篇中的「問」字般,屈原藉由一再地對老天提出質疑中,間接地抒發內心極度的不滿與疑惑;而元好問的「問蓮根」之「問」,亦有異曲同功之妙:前者是在「無解的問」中,痛苦的結束了人生;後者則是站在同理心上,替反對者問這對殉情男女「情有多深」?此問字,除了強烈地表達了詩人的同理心,也襯托出反對者的狠心腸。

       綜觀整首詞,皆離不開對兩人堅貞愛情的歌頌,如:「雙花脈脈嬌相向」,好像是在講「並蒂蓮」的含情脈脈,實際上卻是在暗示男女情感的專一。由於男女主角的「生死相許」,連最無情的老天爺都受到了感動,又何況是血肉之軀的凡人呢?因此詩人為之吶喊道:「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白話即是說:「老天爺都已應允了,為什麼你們這些人還不讓他們白頭偕老呢?」)接著,元氏用「夕陽無語」一句來表達內心的沈痛,還用「謝客煙中,湘妃江上」二典故來作對比,並肯定地說:「謝靈運的自傷和娥皇、女英兩姐妹雙雙溺死湘江的故事,再怎麼樣也比不上『雙蕖怨』一事令人斷腸!」

        下片的「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中間俯仰今古」句,用的是「比法」,因為韓偓的《香奩集》全部在寫男女情感,故「香奩夢」即成了古人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之象徵,而亙古以來,偉大的愛情就像是靈芝、仙露一般,滋潤了我們的乾渴心田。然而,一般人的感情,總有一天會被埋沒在荒煙蔓草間,只有這對癡情男女的故事,永遠是「海枯石爛情緣在」、永遠是「幽恨不埋黃土」。此句中的「幽恨」二字,寫得傳神,讀者可以慢慢咀嚼!

        接著,作者言:「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此句的「相思樹」是引用《搜神記》中韓憑夫婦的殉情故事,據記載:

  宋康王強奪韓憑之妻為婦,並藉機將他害死,於是韓憑妻自殺殉情。最後,兩人的墳上於一夜間各生出一棵梓樹,其根葉緊緊相連在一起。自此後,有雌雄鴛鴦各一每每棲息樹上,作交頸悲鳴聲。當時的人頗為哀憐此苦命鴛鴦,於是稱此樹為「相思樹」。

        此「相思樹」三句依舊是借古喻今法,即是以相思樹的不堪歲月摧殘、不堪秋風凌虐,比喻荷花之不堪西風之打擊。末了,又深情地道上一句「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藉臥風雨。」「蘭舟少住」句,是元氏自言欲再次乘舟賞蓮,然而又怕跟朋友載酒同遊時,蓮花已在風雨中凋零了!其中的「紅衣半落」,乃是形容紅蓮花被風雨打殘的樣子──句句充滿惋惜、感傷與無奈。


 

 

[1]元好問在這首詞中有一小序,交代了殉情的始末,序中言:「金章宗泰和年間,有一對河北地方的民家兒女,因為愛情得不到祝福而投荷塘自盡,當時儘管官府曾派人打撈屍首,卻一無蹤跡。之後,採藕者在水中發現了他們的屍體,檢驗其服飾,正是那一對自盡的男女,於是此事才真相大白。那一年,荷塘中的朵朵紅蓮皆並蒂而生。當時在山西任錄事判官的梁國用頗為奇之,於是將此事告訴翰林李用章。往後,詞牌中便出現了〈雙蕖怨〉之詞牌名。.....」

arrow
arrow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