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祖背孫  

          人老了會「慵」,百無聊賴會「慵」[1],身體不適會「慵」,萬念俱灰會「慵」,甚至看破滾滾紅塵的爾虞我詐也會「慵」。

         「慵」字看起來有些「懶散」,卻大有學問在:它可以是一種慵慵懶懶、不急不徐的悠閒生活態度;也可以是一種「不爭」的處世哲學。 

        白居易〈詠慵詩〉說:「有官慵不選,有田慵不農。屋穿慵不葺,衣裂慵不縫。有酒慵不酌,無異樽長空。有琴慵不彈,亦与無弦同。家人告飯盡,欲炊慵不舂。親朋寄書至,欲讀慵開封。常聞嵇叔夜,一生在慵中。彈琴復鍛鐵,比我未為慵。」

           這首詩雖是自我解嘲,也是生活藝術的一種呈現,因為在白居易的思想裡面,除了有儒家的道德教育之外,還雜糅了釋、道的思想色彩:故能「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也能「無入而不自得」。 

      「嵇叔夜」指的是「嵇康」,曾任中散大夫,故後世稱為嵇中散。」[2]白居易說自己比嵇康還慵懶:因為,嵇康雖「慵」,卻還在鍛鐵跟彈琴,而他則萬事皆慵。此事雖然陳述了某些事實,但白居易能赤裸裸地剖析所「慵」之事,倒也不失其直率坦白作風。

       其實,白居易也不是真的那麼慵懶,他說自己的「慵」已經到了「連酒都懶得斟、連琴都懶得彈」的地步,然而到了〈養拙詩〉則說:「坐臥茅茨中,但對琴與罇,這豈不是自打嘴巴嗎?所以嘛,詩人的自謙之詞,也不能全信──也許那天他剛好牙痛、頭痛,所以不想彈琴喝酒呢!


[1]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的「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中的「慵」字即屬之。

[2]他是曹魏時期的文學家,擅於琴理,為竹林七賢之一,但因不滿專權的司馬氏,故隱於山林鍛鐵。後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曾推薦他做官,他卻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回應,表明自己不與司馬氏合作的立場。後被人誣告,被司馬昭殺害。死前太學生聯名要求司馬昭不要把嵇康處決,嵇康則從容彈〈廣陵散〉作別,並嘆道「廣陵散自此絕矣」,隨後赴死。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嵇康 嵇叔夜
    全站熱搜

    子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